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产经特色 > 军民融合
航天信息亮相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 助力信息中国建设
发布时间:2018-05-11    稿件来源: 浏览数:
  在5月10日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的“航天信息”品牌精彩亮相,全面应用于税务、公安、信息安全等领域,广泛服务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为信息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公安信息化――“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作为“金盾工程”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与总体设计单位之一,航天信息聚合内外资源,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家及公安部重特大项目建设及行业标准制定,在智慧公安行业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航天信息为配合落实公安部集中推出的就近办证、自助办证、免费照相、边检自助通关等各项便利措施,为支撑“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服务保障。
 
  ――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 避免来回奔波
 
  航天信息研制、承建的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部署上线,这是“省内居民可在全省范围内办理出入境证件”“符合条件的外省居民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举措的重要支撑。全国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将出入境数据深度整合,实现全国办证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数据分析和业务协作效率,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实现系统技术路线、业务办理模式和服务群众标准统一,为群众异地办理各类出入境业务和查询个人相关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新系统强大的核查功能有效减轻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群众办证的等待时间,实现服务质量与办事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4小时办理 消灭排队长龙
 
  航天信息积极参与公安局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建设,改变了原有办证、签注时间受限、周期长的缺陷,不但实现“省内居民可在全省范围内自助办理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自助查询往来港澳台签注剩余次数”,还能做到全天候24小时签注、取证、查询。目前,航天信息承建的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已在北京、沈阳、武汉、成都、海口、太原、昆明、长春等多地投入使用。
 
  服务大厅内所使用的航天信息电子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机及系统,集申请、受理、签注、证件信息读取、支付、回执扫描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全自助一站式签注服务,申请人能够快速方便地实现自助签注。自助拍照设备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拍照体验,不但能“免费提供出入境证件照相服务”,还能自拍到满意为止。自助发证设备让群众24小时便捷取证,只需刷下身份证,证件立马到手,再也不用到取证窗口排队等候,真正做到了随到随取。
 
  ――自助通关 不到10秒过关
 
  航天信息积极助力公安部门“大力推进自助通关服务”举措,研制的自助通关通道在深圳、厦门、珠海、珲春等多个口岸投入使用,并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项目。自助通关通道使旅客出入境时可自行操作证件阅读器和指纹采集器完成出入境信息采集,并通过指纹比对确认持证人身份。同时,该系统设备采用光幕技术,有效解决人员尾随等现象。这样,旅客正常的出入境过程便无需检查员协助,既减少执勤警力,节约人力成本,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旅客的验放速度。
 
  随着公安部不断扩大边检自助通关人员范围,扩建升级自助查验通道,根据公开统计数据,目前边检自助通关人均时间不足10秒。
 
  ――办理身份证像ATM取钱一样方便
 
  不仅在出入境领域,航天信息围绕治安、人口等多领域的公安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力,先后独家承建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三项制度”建设系统、全国现役军人及武装警察部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受理系统;参与承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公安部部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二期)等重大项目; “治安综合管理平台”系列解决方案在北京、浙江、重庆、上海、广西等26个省(市、自治区)成功推广应用,为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两年,航天信息承建的“三项制度”建设系统在全国陆续上线推行。如今,不论你户籍在哪、身在何处,如果不慎丢失了身份证,需要补办、挂失、招领,只需走进离你最近的一个派出所就可以办理。这是航天信息配合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解的难事。
 
  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回顾2016年的成绩单时就欣慰地说,“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时隔不到2个月,航天信息再出新动作,成功研制身份证自助申请终端,使得办理身份证就像在ATM取钱一样方便,身份证上的照片更是可以“自拍”到满意为止。
 
  截至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安徽、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四川、广西等地投入使用,今后还会向其他省市推广。通过自助终端,老百姓不需要网上预约,也不需要长时间排队等候,现场几分钟完成手续的办理,10个工作日后,崭新的证件即可邮寄到家。
 
  后续,航天信息还在进一步探索通过互联网技术,让老百姓未来能够享受足不出户快速办理身份证、税务、出入境等方方面面的优质便捷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贡献力量。
 
  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打造信息安全的“铜墙铁壁”
 
  从2008年的微软“黑屏”事件到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如何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始终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基于国产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能否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在中国航天科工自主可控信息系统面前,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据中国航天科工相关技术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个人电脑中采用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等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构建起“铜墙铁壁”般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及安全防护体系,是一项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命脉”的“民族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于2014年9月开展了自主可控计算机及系统迁移示范项目。不到一年,中国航天科工完成了18个应用系统的国产化迁移工作,并在集团公司三级试点单位部署1000多台自主可控计算机终端,实现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这是国内首个大规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应用示范工程,为全国产化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打造了国家级的“样板间”,为推动国家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试验田”。
 
  自主可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迁移等是未来自主可控计算机及应用领域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而系统集成恰好是中国航天科工的强项。示范项目让中国航天科工在自主可控计算机硬件、软件、软硬件适配等方面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为进一步推动自主可控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国密网”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是中国航天科工自主可控产品的“旗舰版”,那么中国航天科工结合自身信息化发展需求建立的“商密网”则是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升级版”。
 
  2015年9月,中国航天科工开始建设覆盖全集团公司各单位的自主可控商密网信息系统,为打造智慧企业提供基础支撑。这个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全国产化替代。目前,在企业各级次单位部署自主可控终端共计1.8万余台,实现了近20个自主可控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这是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成果首次应用于国家大型军工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我国在摆脱国外信息技术封锁、实现信息系统大规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由于起步较晚,与非国产化计算机相比,自主可控计算机最令人担心的是性能不够高。中国航天科工不断加强自主可控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在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关键软硬件产品研发、迁移适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国内首款国产化云产品自主可控天熠云平台成功发布,航天昆仑数据库一体机性能测试居世界第三,“天工圆圆”即时通讯系统上线运行,商密网建设大力推进;通过不断地适配优化,中国航天科工自主可控信息系统95%以上应用的功能响应时间控制在2秒以内。这个运行速度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芯片的信息系统差异很小;在2017年召开的自主可控计算机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推出天64核高端机架式服务器、天分布式存储系统等全新自主可控产品,新型自主可控终端用户体验由“可用”达到“好用”水平。
 
  同时,作为国内发展自主可控产业的先驱企业,中国航天科工在开拓市场方面也已走在了前列。伴随着电子政务二期试点应用的推进,中国航天科工在政府自主可控计算机采购项目中不断中标,知名度与日俱增;元心自主可控移动操作系统已经在移动政务、移动警务、移动巡检等领域成功实现应用。面对自主可控这项民族工程,中国航天科工始终砥砺奋进,扛起了前进的大旗。
 
  目前,中国航天科工已掌握系统集成、系统测试验证、应用适配、环境支撑等四项核心专业能力,逐步构建起标准规范体系、迁移应用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运行服务体系等。这些关键性成果证明,我国已经具有安全可靠关键系统、关键应用及管件软硬件产品的研发集成能力。